治理与保护并重,让古树名木焕发勃勃生机 红色村庄九百岁圆柏修复记

2019-02-16 14:33:55 点击:1971

郎溪讯 红色村庄沙桥中心村,经过近两年的集中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一个集红色旅 游、农业观光、田园休闲为一体的中心村庄已初见雏形。 村庄西侧始建于南宋年间的祠山庙,曾与广德祠山庙齐名,前后二进,大小殿宇几十间,香 火旺盛,百年不衰。据1932年庙前碑刻记载,该庙于太平天国合溪老河口之役中遭战火焚毁,现 仅存两棵树龄高达890余岁的古柏,像两个巨大的卫士侍立在祠山庙遗址旁,日夜护佑着村庄的 安宁,给古老的村庄凭添几分壮观,见证着古庙宇、古村落昔日的辉煌。 据村里几位老人回忆,自他们儿时记事起,这两棵古树的身姿、样貌基本上没有多少改变, 只是过去枝繁叶茂的状态再也看不见了,当年两棵古树的树冠能够遮盖下面的庙宇(复建之后已 缩小规模的祠山庙),还能起到遮光挡雨的作用,树上还有鸦雀窝,许多鸟雀在上面栖息。村里 人把它们当作护佑神灵供奉着,不愿让它受到丝毫伤害。

村民李道华说,清末民初,涛城当地一个号称和平军的黑恶势力到处敲诈民财,老百姓 敢怒不敢言,只能任其敲诈盘剥。有一天,这伙人拿着斧头、锯子来到沙桥村西边的祠山庙,声 言村民如果不愿上交供奉,就动手放倒大树。当时李道华的爷爷在当地还比较有威望,为了 不与这帮人交恶,便说服村民花钱买安,把这两棵古树保了下来…… 树,吸日月之精华,集天地之灵气,是不可复制的活宝,它们虽然经历岁月沧桑巨变仍植根 大地、屹立不倒,它们承载着诸多历史的记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活化石,是活着的绿色文物。 因此保护好它们不受大自然的侵害和人为的伤害,让古树焕发出勃勃生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 任。 据悉,经省政府认定,省绿化委员会曾于2014年再度公布全省名木古树名录,其中138株具 有历史价值和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为安徽省名木,616株树龄500年以上的树木为安徽省一级古 树。我县共有7棵古树入选,涛城黄墅沙桥村的两棵古圆柏名列其中,也是7棵一级古树中树龄最 大的,迄今已近890年高龄。 近日,我省对全省范围内濒临绝迹的39棵古树名木进行修复,其中宣城市修复13棵,而我县 仅有黄墅沙桥这棵编号0558的古圆柏入选其中,计划是只对两棵古圆柏中生长态势非常衰弱的一 棵进行修复。 得知这一消息后,黄墅村委会、涛城镇林业站负责人相当重视,并亲自到现场了解修复方 案。为了让两棵古树同时得到修复,林业站邹站长把村委会的意见向县林业局作了汇报,局长朱 尧、副局长戴华芹立即赶到沙桥,与正在实施修复的施工方负责人进行协商,并通过其与省林业 厅相关负责人进行沟通,希望能让这对患难兄弟同时恢复生机。截止发稿前夕,记者从施工 方东华(安徽)生态规划院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李经理口中了解到,县林业局已经与省林业厅相关 负责人取得联系,省里同意先做抢救性处理,后续再由项目负责人给县林业局出个详细修复方 案,对0557号古树的进一步修复应该大有希望。 目前,施工方已按照一树一策修复方案对东边的古树干体实施打磨防腐,对树干进行杀 菌涂白,对倾斜的树干进行支撑加固,对树的根部土壤进行改良,并做了病虫害防治处理;对西 边的古树干体进行打磨防腐,也改良了根部土壤,浇灌了生根液,加装了避雷针。保护古树的根本并不是做做支撑,改良改良土壤而已。真正目的,是恢复人们对古树、对 自然的敬畏之心。项目负责人李红强经理道出了这次修复古树名木的真正深意。 对待古树这种富有灵性的生物,只有常怀敬畏之心,常存爱护之意,我们这个世界才会好起 来,绿起来。 (刘家发)